关于“静者心多妙,飘然思不群”的解读

来源:互联网  作者:本站整理
关于“静者心多妙,飘然思不群”的解读
摘要:“静者心多妙”一句出自杜甫《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》:“静者心多妙,先生艺绝伦。草书何太苦,诗兴不无神。”“飘然思不群”一句出自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: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…

核心提示:“静者心多妙”一句出自杜甫《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》:“静者心多妙,先生艺绝伦。草书何太苦,诗兴不无神。”“飘然思不群”一句出自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: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尊酒,重与细论文。自问不是静者,心灵触动,心性通透,心绪萦回,多半是在思来想去之时,跃然躁动,一点都静不得。也许,这潜居隐匿,原本心就是藏不住的,那些独处孤寂、拍阑长叹的诗文,不也是如此心情嘛!

一个“妙”字,倒是别有一番境界。“妙”中有玄,玄机也是玄,玄幻也是玄。空灵本无思才对,可朦胧之中,却总是有思绪缠绕,隐约里,有所感,却不知何感;有所悟,却很不得门而入,明明就在眼前,手一伸,却是迷雾。于是只有“飘然思不群”,思绪随着袅袅香烟飘向虚无缥缈的境界,天马行空,独来独往,于寂寞中消逝了生命的时光。

人到无求品自高,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,原文是:“事能知足心常泰,人到无求品自高”。这里说的“无求”,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,不为外物所羁绊,不为浮云遮双眼,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。这里的“无求”,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,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,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。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,不必强求,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。“求”,是人生品格的体现,但为事在人,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,也没有显赫的地位,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。

我为什么这样说呢?新的一年到来了,可人们每天还像原来一样。都在做自己的事。这不新的一年应有新的气象。2011年的第一天,我还和往日一样到养老院去。当我把脚步迈进养老院里时,就听到二楼大声在说话。我走上楼,看到的是“电视台”(因他们来的时候,夫妻自称,他们是电视台的,院长可没有在乎他们,说我这是养老院,不是电视台)一家人,在计算他们的父亲的用费,女的说“你们知道我现在的困难,我做了什么,你们也不能不负责啊?哥俩说那“你就看着办吧!”可就是不掏钱。这样的争论一直到下午,他们也没有个结果。你们大家说,这“电视台的”称呼也能把一批人吓到!那他们是电视台干什们的谁也不知?可就在老父亲需要他们时,他们子女却斤斤计较。因此,我今天就引用这两句诗来说说这“人”啊。

人到无求品自高,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?应该是无所求的人。人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了,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。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: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。因此,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,有所为,有所不为,能够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”无为而无所不为,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。这才是“无求”的最高境界。这种境界,也是一种胸怀,又是一种信仰,还是一种品格,更是一种心态。能做到这样的心境,很难。这样的心境,需要时间的磨砺,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,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。这种淡泊的心态是无求中的平凡孕育着无尚的伟大,攘括着古往今来的忧思。人都是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”的,这样的淡泊便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,更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。

人到无求品自高,蜀相诸葛亮说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无求就是一种淡泊。面对复杂的人生,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。人生,看淡世事无常,静观花开花落,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流离,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,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盛衰,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,才会有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而致远”的心境。经历了人生的磨难,才会让自己在“人到无求品自高”境界中,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。

人到无求品自高,功和利,不可趋之若鹜;名和财,不必为其所累,虽然都是好东西,切不必尽收囊中。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“名和利什么东西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”一样。人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,岁月的沉积,生活阅历的累积,使人越来越难回头看看自己固守的观念是不是对的?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侯,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,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。清空了心灵,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命的自由、独立;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;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。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,也许会发现,生活原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!

【相关文章】好搜一下
张泉灵:最感动中国的地震前线女记者

张泉灵:最感动中国的地震前线女记者

在CCTV的新闻报道中,有一个女记者非常引人注目,她总是在最危险的地方第一时间发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