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原突围》大写感情戏

来源:互联网  作者:阿静
摘要:《中原突围》大写感情戏…

编剧谈创作过程

正在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间播出的《中原突围》,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,在浓墨重彩展现56年前李先念、王震领导的中原军民,在中国命运转折关头,维护大局、战略坚持、英勇突围、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序幕的重大史实的同时,也大篇幅、大分量地加入了爱情戏,讴歌了血与火中绽开的爱情之花。就此问题,该剧编剧张友高畅谈了自己的创作初衷。

爱情戏分量重

作为在深圳特区火热的环境中执笔完成的战争三部曲(《徐海东大将》、《平型关大捷》、《中原突围》)之一,《中原突围》被编剧张友高寄予厚望,说起剧中占有相当分量的爱情戏,他表示:“关于剧中的爱情戏和人情戏,这是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的重要内容,作者在剧本中给予了相当的分量,特别是唐健和梅安妮这一对生死恋人的偏重,包含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、爱情与友情、民族与家庭、生与死等这些所谓永恒主题的基本理解。”

“理想主义的新英雄形象,加上美好爱情的悲剧性结局,往往能够深化人们对战争和生命的理解,能够激发当今社会对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。当然,人为的编织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,容易犯下雷同化和概念化的毛病,也容易招致‘戏不够,爱来凑’的批评,虽然‘中原突围’这个大事件中,本身存在许多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情感故事,我不能不联系到自己对‘中原突围’历史的认识过程。在很小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给我讲述他幼年亲眼所见的战争惨痛,特别是说到那些被俘的女战士一群群被毒打、被残杀、被贩卖的真实故事,给我的震撼远胜于后来突围战役的悲壮搏杀。这些经历,使我对战争与和平产生了非常固执的愚见:战争中最为惨烈的牺牲,不是人的肉体,而是精神,是妇女和儿童精神的牺牲,以及家庭的悲惨命运。”

寻找“本色真人”

张友高还颇有感触地说起了《中原突围》的创作过程,他说:“人物塑造一直是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的难题,特别是人们普遍熟知的领袖与英雄形象的塑造,剧本创作的空间相对较小,例如李先念和王震等人,历史已经将其定格为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’,从一般的历史资料中很难掌握人物的个性化戏剧特征,容易流于生硬、虚假和概念化平面化的误区。基于对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人性的理解,我们首先从历史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寻找人物的‘本色真人’,从普通人的角度‘平视’历史人物,然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,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,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发展人物的性格逻辑,全面展示人物的个性风采。”

“如此现实主义的人物塑造方法,惟有真实可信才能生动感人。在《中原突围》六易其稿的创作修改过程中,作者每一次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收获,都是在众多前辈大家帮助下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的进步。另一方面,作者情感的投入,是人物塑造的关键因素。作者与历史人物的心灵距离是创作中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,既要能够投入其中,又要能够化入其外,作者很难做到不偏不倚。”□阿静

【相关文章】好搜一下
张斌:从IT服务看ASP应用

张斌:从IT服务看ASP应用

话题:从IT服务看ASP应用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