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经典的农村题材电影

来源:www.wyzxsx.com  作者:mgc82
最经典的农村题材电影
摘要:二十四年来,没有一部农村电影超过《咱们的牛百岁》《喜盈门》,没有一部农村电视剧超过〈苍生〉,中国的作家已经真正坐在家里了,闭门造车了,老赵的二人转也不敢拿到国外去丢脸了,电视剧是那么的做作苍白,今年春天看了吴京安演的央视农村题材的电视,已经演不出〈苍生〉中留根…

内容提示:二十四年来,没有一部农村电影超过《咱们的牛百岁》《喜盈门》,没有一部农村电视剧超过〈苍生〉,中国的作家已经真正坐在家里了,闭门造车了,老赵的二人转也不敢拿到国外去丢脸了,电视剧是那么的做作苍白,今年春天看了吴京安演的央视农村题材的电视,已经演不出〈苍生〉中留根的味道了,让农民看着真假,〈篱笆女人和狗〉上的田成仁十年前就呼吁:没有为十亿中国农村拍电影拍电视的了,现在依然如故。于是连〈英雄〉、〈无机〉成为了〈新闻联播〉在农村播放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好影片,让农民学一学阴谋诡计、家庭暴力和三角恋,也算那个长得像农民的老谋子为新农村建设做了贡献

我有幸较早读到电影文学剧本《脚步》,感到这是近年来在反映农村生活上,取材新颖、构思别致、形象生动、幽默含蓄、厚实耐看的一部新人新作,读后,很是欣喜。最近看到把它摄制成的影片《咱们的牛百岁》,从每次放映时观众发出的阵阵笑声,证明这部影片不但和《喜盈门》一样,会受到农村观众的喜爱,城市观众也会很喜欢。当然,光凭笑声并不能完全说明这部影片的真正价值,现将我想到的几个问题提出来,和大家共同探讨。

一、思想蕴含在形象之中

看这部影片时,—幅幅质朴、生动的画面,把变化中的农村生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。而在这画面的中心,始终是一组栩栩如生的庄稼人的群像,其中包括共产党员、农村基层干部牛百岁这个新人形象。影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,不但个性鲜明,有自己的独特命运和遭遇,而且通过他们之间的性格冲突和特定关系的变化,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向往和苦恼、屈辱和愤懑、猜疑和怨恨、痛苦和欢乐,他们丰富的心灵让观众尽收眼底。影片以轻喜剧的色调,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的描绘,向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: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,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对待群众,并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对待被人看不起、被认为难弄、各作业组不要的人。可贵的是,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人物形象和剧情发展的描绘之中,让观众在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感受里得出自己的结论。无疑,牛百岁是作者崇敬和喜爱的人物,但他不是作者思想的传声筒,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告诫过的,不要“席勒化”,要“莎士比亚化”。作者全力以赴的是把牛百岁和其他人物在剧情的发展中把他们写活,从中流露自己的思想倾向。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,我听到这位农民作者袁学强同志谈他的创作经过时说,他从小在胶东农村参加劳动、工作、生活,接触了各种庄稼人、特别是青年,其中有懒汉、小偷、刺凶头、好打架的、名声不好的寡妇等等,他们都是劳动人民,但在“左”的错误和十年内乱中,农村生活十分分贫困和落后,社会风气不好,他们有的受了心灵的创伤,有的染上了恶习。实行生产责任制后,整个农村是富起来了,但这部份人却没有人要了,他们感到彷徨,迈不开前进的脚步;作者也看到农村基层的一些好党员、好干部,总是把这些人分到自己的队里、组里,不嫌弃他们。作者说,农村是开始富起来,但不能各管各的,还是要团结在党的周围,包括这一部分人,关心帮助他们,共同迈开前进的脚步,哪怕慢一点,也会逐步跟上。所以作者写的原中篇小说叫《庄稼人的脚步》,后来电影文学剧本叫《脚步》,这里正蕴含着他原来的构思。现在影片的末尾,在剪影式的画面中,观众看到牛百岁带领大家前进,而田福虽然落在最后,还是抖落鞋里的泥砂,赶上前去。从作者的这些话中可以知道,他在生活中对问题的发现,是和他对人物形象的发现同时进行的;而在创作中,他的观点的进一步形成和流露,也是与他对人物关系的构思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伴随在一起的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,才能做到把思想蕴含在形象之中。

而我们现在却常常看到,不少剧本和影片用形象解说自己的思想和意念,表面上虽然也能编成故事情节,但人物形象苍白,面貌模糊,没有自己的呼吸和生命,难免流于形象的虚假和思想的浅薄。还有一种情况,虽然注意了对生活现象的真实描绘;却浮在面上,没有开掘下去,缺少内蕴的思想光彩,也使读者和观众感到平淡乏味,甚至朦朦胧胧,不知所云。这两种情况都缺乏引入入胜和激动人心的力量,他们也许可以从影片《咱们的牛百岁》的创作中得到某些启发。

二、“普通人”和“新人”

什么是“普通人”?什么是“新人”?说法不一。有的同志不同意写“新人”的提法,认为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写,不必另提写“新人”。但是生活中确实涌现了时代所造就的“新人”,因此文艺创作应该努力去塑造他们的典型形象。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名言:“革命的文艺,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,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。”这是完全对的;我们应该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,写得好,都有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,不拘一格。但是在写各种各样的人物中,“新人”的创造又是其中十分重要而困难的课题,写得好,会起很大的作用,保尔•柯察金的艺术形象就是很好的例子。既重要又困难,提倡一下还是需要的。那么怎么理解“普通人”和“新人”的关系呢?我以为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,也不要把“普通人”和共产党员、领导干部、专家学者、英雄模范等排除在“普通人”之外。影片《列宁在十月》中列宁的形象,既是革命导师,又是“普通人”;《居里夫人》中居里夫人的形象,既是伟大的科学家,又是“普通人”,这些都是公认的范例。我认为,我们时代的“新人”,他们也是“普通人”,但他们的思想境界、性格品质、道德情操、所作所为又比同时代的“普通人”更美好,更崇高,更令人爱慕和崇敬,他们生活在普通人之中,向普通人学习,为普通人服务,他们未必毫无缺点,但他们的思想、性格、行动最能代表我们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发展的方向。这是我看了《咱们的牛百岁》以后,对这个问题的思索。

【相关文章】好搜一下
一日三餐怎么吃最正确(图)

一日三餐怎么吃最正确(图)

一日三餐怎么吃最正确(图)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