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思任及其诗歌研究(三)

来源:本站原创  作者:语过天青
摘要:三、“端为‘明君’献白头”——王思任为国尽忠…

三、“端为‘明君’献白头”——王思任为国尽忠

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清军占领北京,崇祯皇帝自杀于万寿山,凤阳总督马士英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,改年号为弘光,史称南明。马士英起用魏阉党羽阮大铖为兵部尚书,排挤打击史可法,独揽大权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清军攻陷南京,绍兴士大夫们不知道弘光帝所在,又听闻马士英将挟持太后逃入绍兴。关心国事的王思任立刻上疏太后,暴数马士英罪状,请求斩之。又与马士英书,斥其专权误国,不许马士英来绍兴避难,其中“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,非藏垢纳污之区也”[1]一句千古传诵。七月,鲁王监国,王思任因才气与名气重新受任,任命为詹事府詹事,礼部侍郎,可惜空有头衔,而无实权。虽如此,一心为国效忠的王思任仍然向鲁王出谋划策,“首陈四正”、“继陈五乱”,皆救时急物之计,但鲁王只知享乐,置之不理。顺治三年,绍兴破,王思任依祖墓建“孤竹庵”,不食清粟,遂绝饮食,终成病,据张岱《王谑庵先生传》载,王思任“临瞑连呼高皇帝者三,闻者比之宗泽濒死三呼过河焉”[2]。

王思任为官期间,深受百姓爱戴,仕途却偃蹇不顺,除了与他得罪权贵有关之外,还与他性情耿介不喜迎逢权贵有关。王思任有《脚板赞》:“曾入帝王这门,曾跳万峰之顶,曾到齐、晋、云间欺官之署,曾走狭邪非礼无赖之处,而不曾投刺东林、魏党,乞食墦间,沽名井上。所以然者,脚底有文,脚心有骨。”[3]从这篇赞中,我们可以看到王思任在东林与魏党中保持着中立立场,二者谁也不投诚。或许李三才是东林党人,王思任才不肯认作门生故而得罪于他。对于魏党,王思任更是不愿与之同流合污,《王思任先生自叙年谱》有记载:“天启六年丙寅,先生五十二。……春北上,先诣罕山探松,闻上疏必豫副之魏珰,遂驰归。”[4]王思任更是有诗记录:“(予丙寅入都,欲上疏自理,以珰焰而还)埋天炀日起盲沙,归去须眉贺齿牙。但惜数宵山水梦,无端留在土埃家。”(《避园拟存·题壁》)在晚明时代,党派之争如此激烈,不投诚其中一个,是很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,这就注定王思任只能游离于出世与入世之间,而不能有较大的作为。
 
   从王思任的生平可知,王思任有将相之才,但是缺少政治上的圆滑世故,因此,注定了王思任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。不过在晚明这种鼎厦将倾的时代,有着将相之才却不能得以重任,这是王思任的悲哀,更是晚明的悲哀,但这悲哀却成就了王思任文学的地位。。(文/语过天青) (未完待续)

(作者授权好学网独家发布,未经允可,严禁转载,违者必究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1] 王思任著, 蒋金德点校. 文饭小品·王思任上马士英疏. 长沙: 岳麓书社, 1989年 ,497

[2] 张岱著, 云告点校. 琅嬛文集. 长沙: 岳麓书社, 1985, 198

[3] 续修四库全书委员会编. 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第1368册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95, 32

[4] 王思任著, 王鼎起、王霞起编订. 王季重先生自叙年谱, 载《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》第57册,  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出版, 379

【相关文章】好搜一下
如何应对办公室里的闷热

如何应对办公室里的闷热

如何应对办公室里的闷热…